崔西應該有 8、9年沒來新竹城隍廟裡覓食了
想當年大學時期趴趴走
一年還來個 2、3 回啊
隔了這麼久
其實滋味已經不太有印象了
近來又有美食節目晃來這兒
嗯
該是到恢復味覺記憶的時候了
幸好步行到城隍廟不用 5 分鐘的時間
就有停車場
交通方便對老人家很重要滴
準備往入口走
就會看到排著人龍的 郭記潤餅
等崔西喔
晚一點就帶你走ㄟ
進來之後的左手邊就是林記炸稞
瀝油架子上擺了蘿蔔糕、蚵嗲...
崔西跟老爺兩個炸物國成員
竟然變的步履蹣跚
然後就默默晃到下一家
崔西忍不住問老爺:
" 你沒有要吃嗎"
" 看完...沒有想吃的 "
也許林記炸稞真的像許多網友稱讚超美味
但是每一個看起來都像炸過頭的深褐色
油鍋跟炸油本人都黑漆漆
實在比平常吃鹹酥雞攤子的狀況慘烈許多
崔西的標準其實不高啊...
本來是第一個要下肚的店家
實在提不起食慾
只好直接走向下一站 ~
王記蚵仔煎
王記在廟口算是勢力很龐大的老店
有冷氣店面的是分店
不過本店也就在斜角走不到 10 步路的地方
知名的蚵仔煎就是在本店這兒煎好宋過去滴
照樣燙嘴的很!
看到"BEST CHOICE" + "讚"的大拇指
覺得好妙喔
可以叫他蚵仔煎潮店嗎
要吃的好料全都放圖片上
一目瞭然
愛吃辣的來這兒加醬喔
乾米粉來囉 ~
一上桌
崔西跟老爺安靜了 3 秒鐘
因為...
也因此後面的預定行程只好卡掉 2 家店
充滿紅蔥頭香味的肉燥~屬於偏甜的口味
不過因為米粉實在太多
拌勻以後吃起來反倒沒有油膩感
肉燥熬得很厚工
汁已經收到有點濃稠
吃得到小塊瘦絞肉
散發醬油香氣
不過口味挺重又帶甜味
吃不慣的可能會覺得膩口
吸飽了醬汁的米粉 ~
新竹米粉特別細
所以很適合搭配濕醬汁
而且好柔軟喔
和小麵攤常吃到的炒米粉完全不同
粗米粉有 Q Q 嚼勁
新竹米粉又是另一種風味
綜合湯
Q 到想試試彈力的香菇貢丸
豬肉的甜味和香菇末都好威啊 ~ 好吃!
香菇肉燕
就是個什錦丸子~但崔西比較愛貢丸
魚粳
沒有特別的味道~普普通通
純粹煮丸子的清淡湯頭
很簡單
沒搶了丸子們的風采
蚵仔煎
明明不特別愛吃蚵仔
可是崔西就是擋不了蚵仔煎的美味
王記算是中上水準
和許多夜市攤平成薄薄一層不同
王記把四邊往內收
厚度變得像大阪燒一樣
嚼起來很過癮
粉煎得微微焦酥
蛋、粉跟配料就要像這樣交融不分離啊 ~
蚵仔有肥美新鮮
是崔西最愛的小白菜風蚵仔煎
粉是軟中帶 Q 口感好 ~
醬料微辣香甜讓所有材料融合在嘴裡 ~ 好好吃啊
崔西沒特別數蚵仔的量
但幾乎不用大海撈針就夾得到
還算給得有誠意
崔西自己更喜歡吃到淋上一點點醬油的
熱騰騰的蚵仔煎
嗆出醬油釀造的發酵香味
加上甜甜辣辣的紅醬
如果王記加上醬油就整個完勝啊
阿忠肉圓
城隍廟裡的店
很多都是這樣的 menu
所以原本想各家挑一項經典來吃
但是...
不爭氣的胃已經被王記乾米粉 KO
蓋了不同印章的肉圓~ 是青蔥 VS 筍子口味
北部標準的油炸路線 ~ 每個看起來都圓圓QQ ~ 快來咬一口!
其他的已經吃不下了 ... 只能點肉圓
一份是 2 顆 ~ 蔥末 & 筍丁各一
一定要有的 ~ 蒜泥
輕輕扒開瞄一下內餡~
好多筍丁 ~
崔西很喜歡筍子的香氣跟爽脆口感
外皮炸得很透 ~ 屬於軟 Q 型
醃過的肉充滿紅糟與淡淡五香的味道
而且開心的是
沒有一堆肥肉混在裡面
純瘦肉的部分也不會柴喔
不管搭蔥末或是筍丁
濃濃的香氣加上醬汁
好涮嘴!
政治名人來光顧阿忠肉圓的歷史畫面 ~
郭記潤餅
最後要外帶的就是潤餅跟冬瓜仙草絲啦
好薄的潤餅皮 ~
疊成一堆真想摸摸看
好像很柔軟啊
看到花生粉小山 ~ 喔
你是香氣的關鍵來源啊
崔西對於花生相關食品也無法抗拒
丁香小魚、花生醬、花生雪花冰、花生湯...
看老闆一把抓下自豪的獨家蛋酥
還有菜脯、炒豆干絲...
嘿嘿 ~ 到手囉
這皮真的是薄、軟、細
柔軟的皮完全不會阻礙妳享受各種配料
必須大大稱讚郭記的高麗菜與豆芽菜
量給的很多之外
又甜又清脆
一口咬下滿是蔬菜香
再慢慢咀嚼 ~ 吃到蛋酥了
不過有點小遺憾
蛋酥的香氣沒有想像中的濃
單獨吃也還是淡淡的
豆干絲軟嫩、加上脆脆的蔡脯
崔西覺得郭記的潤餅很有趣
沒有哪一個配料特別突出
就連滷的、醃漬的
也沒有太重味道
尤其很多新鮮爽脆的蔬菜
但是...
不會讓人有" 哇" 的味蕾記憶
沒有驚喜
就走平凡幸福路線
崔西覺得喜歡食材原味的人
苗楊冬瓜仙草絲
要外帶的另一個美食就是他 ~ 冬瓜仙草絲
吃完傳統小吃一定要來個爽口的飲料
淡淡的冬瓜茶搭上仙草條
2 種都是崔西很愛的古早味
甜味很清爽
喝得出來不是用白砂糖
所以不會越喝越膩
不管冬瓜茶還是仙草
沒有可怕的人工香料味
很自然很順口
一不小心
咕嚕咕嚕就喝半杯啦
算是這次午餐的 Happy Ending
下次再來